不同垂直骨面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正畸掩饰性治疗后上气道形态和舌骨位置的变化
Changes in the upper airway and hyoid bone position after camouflag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vertical skeletal patterns of class Ⅲmalocclusion
摘要目的:通过对不同垂直骨面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行正畸掩饰性治疗前后的X射线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比较患者上气道形态和舌骨位置治疗前后的差异,为该类患者的临床矫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21年9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行正畸掩饰性治疗的30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按照不同垂直骨面型分为高角组13例,均角组17例,分别对两组正畸治疗前后的X射线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治疗前后患者上气道形态和舌骨位置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矫治结束后上气道形态测量值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舌骨位置水平向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垂直向有向下移动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角组治疗前后舌骨-后鼻棘点距和舌骨-下颌平面距的变化值大于均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垂直骨面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正畸掩饰性治疗后上气道形态无明显变化;舌骨位置在水平向无明显变化,在垂直向有向下移动的趋势.正畸掩饰性治疗结束后高角组舌骨位置向下移动的趋势可能大于均角组.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09
- 被引6
- 下载18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