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后创面瘙痒非药物干预审查指标的制订及障碍因素分析
Development of review indicators and analysis of barriers for non-pharmacological interventions for post-burn itch
摘要目的 审查烧伤后创面瘙痒非药物干预证据应用现状,分析证据转化过程中的障碍因素及促进因素,制订行动策略,为减轻烧伤后创面瘙痒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前期研究获得的烧伤后创面瘙痒非药物干预最佳证据21条制订审查指标,应用i-PARIHS框架下的证据应用障碍识别评估清单对审查结果进行障碍因素及促进因素分析.结果 共制订23项审查指标,其中3项指标依从率>60%,18项指标依从率<60%(其中11项指标依从率为0),2项指标未审查到相关患者.主要的障碍因素:变革相关因素为证据未转化为可用的、可及的形式,缺乏相关流程,不利于临床护士执行变革;变革接受者相关因素为护士相关知识水平不足,缺少相关知识培训,对干预的有效性及确切性不知晓;组织环境相关因素为缺少相关制度、标准、奖惩机制,缺少支持设备及系统.结论 临床对于烧伤后创面瘙痒非药物干预措施的落实与最佳证据存在较大差距.医护人员应积极实施变革,促进最佳证据的有效应用,改善烧伤患者创面瘙痒症状.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20
- 被引0
- 下载24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