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寻利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恩施地区银杏蛴螬可行性.[方法]从恩施地区银杏GAP基地采集、分离昆虫病原线虫,并测定其在不同条件下对银杏蛴螬的致病力.[结果]本研究共分离到2种昆虫病原线虫,经形态学鉴定分别为斯氏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和嗜菌异小杆线虫(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对银杏蛴螬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幼虫的侵染结果表明,侵染96 h和120 h后,斯氏线虫导致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1.67%和86.67%,而嗜菌异小杆线虫导致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46.67%和61.67%,相对较低.进一步对影响斯氏线虫致病力的单因子测定发现,侵染120 h后,当侵染剂量为300 IJs/mL、侵染温度为25℃、土壤湿度为18%时,斯氏线虫导致铜绿丽金龟幼虫的死亡率均为最高值,分别为98.33%、96.67%和93.33%,明显高于其它侵染处理组.[结论]斯氏线虫对蛴螬幼虫的致病力显著高于嗜菌异小杆线虫;在侵染剂量为300 IJs/mL、温度为25℃及土壤湿度为18%等条件下,斯氏线虫对铜绿丽金龟幼虫致病力最强.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2
- 被引4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