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急诊救治联合躯干控制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
Effect of evidence-based emergency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trunk control training on exercise tolerance and related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摘要目的 分析循证急诊救治联合躯干控制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江苏省人民医院2021-04-2023-04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均接受循证急诊救治联合躯干控制训练,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心肺运动试验结果的变化.依据峰值摄氧量占预估值的百分比分为运动耐量正常组(n=35)和运动耐量降低组(n=65).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心肺运动试验相关指标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运动耐量降低的影响因素.结果 治疗后,研究对象运动级数、总运动时间、代谢当量、峰值摄氧量均高于治疗前,且ST段下降≥0.1 mV者少于治疗前(P<0.05).2组患者病程、酗酒史、高血压、高脂血症、运动级数、总运动时间、代谢当量、峰值摄氧量、ST段下降情况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运动级数、总运动时间、代谢当量、峰值摄氧量与缺血性脑卒中呈负相关,ST段下降≥0.1 mV与缺血性脑卒中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酗酒史、高血压、运动级数、总运动时间、代谢当量、峰值摄氧量、ST段下降≥0.1 mV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运动耐量降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循证急诊救治联合躯干控制训练在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耐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部分患者治疗后仍出现运动耐量降低的情况,可能与患者病程、酗酒史、高血压、运动级数、总运动时间、代谢当量、峰值摄氧量、ST段下降情况有关,因此需尽早进行干预,减少患者运动耐量降低的状况.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4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