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23年苏州市相城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
Epidemiological and et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and-foot-and-mouth disease in Xiangcheng District of Suzhou City,2014-2023
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苏州市相城区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流行特征及病原学监测结果,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4-2023年苏州市相城区手足口病发病资料,病原学监测结果来源于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手足口病的人群分布、时间分布、地区分布及病原学特征.结果 2014-2023年苏州市相城区共报告手足口病14 436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42.74/10万,其中2018年最高,为259.74/10万;2020年最低,为56.19/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x2趋势=177.205,P<0.05).男女性别发病数比为1.45:1;发病主要集中在≤5岁年龄组,共计11660例,占80.77%,1~<2岁年龄组发病数最高3 603例,占总报告发病数的24.96%,各年龄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3 844.600,P<0.05);散居儿童最多,共报告7 752例,占总报告发病数的53.70%.发病具有明显季节性,2020、2022、2023年呈单峰分布特征,发病高峰分别出现在10-12月,9-12月,6-8月,2012-2019及2021年呈双峰分布特征,5-7月出现一个发病高峰,9-12月出现第二个小高峰.各乡镇均有发病,年均报告发病率居前3位的分别是北桥街道(176.30/10万)、元和街道(175.60/10万)、黄埭镇(152.83/10万),不同街道年均报告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x2=553.495,P<0.05).10年间手足口病的病原谱不断变化,EV71、CA16、CA6 交替成为优势病原,2014-2017 年优势病原为 EV71 型,分别占 90.32%、42.31%、55.56%、69.23%;2018、2020-2024 年为 CA6 型,分别占 52.27%、88.00%、57.95%、71.43%、71.43%;2019 为 CA16 型,占 49.02%.结论 2014-2023年苏州市相城区手足口病发病数均呈现明显的人群、时间、地区特征,应加强重点人群,重点地区的主动检测,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及措施.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2
- 被引1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