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献 >>
  • 检索发现
  • 增强检索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默认
×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不明原因不孕患者精子的精-卵相互作用实验及体外受精临床结局的研究

Sperm-oocyte interaction and in vitro fertilization clinical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unexplained infertility

摘要目的:研究不明原因不孕患者的精子功能,并进一步探讨不明原因不孕患者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方式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7月至2010年1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治疗的55例患者,根据不孕的原因将患者分为不明原因不孕组(A组)和单纯女方输卵管因素组(B组).将不明原因不孕组25例患者通过超排卵获取的成熟卵母细胞随机分为2组,分别行常规IVF(A1组)和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术(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受精(A2组);单纯女方输卵管因素组(B组)采用常规IVF.将2组男方的精子利用废卵分别进行精-卵结合实验和透明带诱发精子顶体反应实验.观察A组与B组平均精卵结合数和透明带诱发精子顶体反应情况,分析透明带诱发精子顶体反应率与受精率的关系.比较不明原因不孕组通过2种方式受精后的受精率、优胚率及妊娠率.结果:A组平均精卵结合数(78.29±16.31)和透明带诱发精子顶体反应率[(55.87±27.69)%]明显低于B组的平均精卵结合数(94.63±6.72)及透明带诱发精子顶体反应率[(82.53±17.9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1组的受精率(49.32%)明显低于B组(64.42%)和A2组(71.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1组的优胚率(44.44%),与A2组(56.86%)及B组的优胚率(53.8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2组的受精率及优胚率与B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妊娠率(36%)与B组(4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1组的受精率与透明带诱发精子顶体反应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r=0.932,P<0.01).结论:对于不明原因不孕患者,精卵结合及透明带诱发精子顶体反应是有重要意义的精子功能检测实验.不明原因不孕患者的卵子采用half-ICSI,可有效地避免受精完全失败导致的无胚胎移植,从而获得较理想的妊娠结局.

更多
广告
  • 浏览395
  • 下载162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36卷5期

439-447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