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光异常弱视患儿矫正治疗无效的列线图风险模型建立及验证
Establish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Nomogram Risk Model for the Failure of Corrective Treatment in Children with Amblyopia
摘要[目的]构建并验证屈光异常弱视患儿矫正治疗无效的列线图风险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129例屈光异常弱视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8∶2随机分为训练集(n=104)和验证集(n=25).所有患儿均给予常规矫正治疗,治疗3个月后,检查屈光状态评估治疗效果,将显效、有效患儿纳入有效组,无效患儿纳入无效组.分析屈光异常弱视患儿矫正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建立屈光异常弱视患儿矫正治疗无效的预测模型,并进行模型的验证及效能评估.[结果]训练集中23例(22.12%)矫正治疗无效,验证集中7例(28.00%)矫正治疗无效.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情程度、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差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MRT)差值是屈光异常弱视患儿矫正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P<0.05).以上述影响因素为预测变量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C-index指数为0.804(95%CI:0.756~0.828),预测屈光异常弱视患儿矫正治疗无效的校正曲线趋近于理想曲线(P>0.05).训练集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屈光异常弱视患儿矫正治疗无效的灵敏度78.26%,特异度为81.48%,曲线下面积(AUC)为0.844;验证集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屈光异常弱视患儿矫正治疗无效的灵敏度为71.43%,特异度为88.89%,AUC为0.873.[结论]病情程度、RNFL差值、MRT差值是屈光异常弱视患儿矫正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基于此构建的列线图模型预测屈光异常弱视患儿矫正治疗无效效能良好.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