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抽动障碍从脾胃论治

Treating Tic Disord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pleen and Stomach

摘要抽动障碍的发病机制主要为皮质-基底神经节-丘脑-皮质环路神经递质紊乱,肠道微生物群可通过免疫、内分泌、神经等途径实现与中枢神经系统的相互沟通,在辅助胃肠消化及参与糖类、脂质、蛋白质的代谢过程中,产生诸多对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生理状态下,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阳主气,阴成形,清阳升、浊阴降是机体正常运行的重要前提.肠道菌群代谢产生的糖、脂肪、蛋白质等精微物质为"清",而免疫炎症因子、吲哚酚硫酸盐等神经毒性代谢产物、失衡神经递质为"浊".脾之升清、胃之降浊的功能与肠道菌群稳态及其正常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的关联性,故从脾胃论治抽动障碍可调节肠道菌群,改善皮质-基底神经节-丘脑-皮质环路神经递质紊乱,从而改善症状.

更多
广告
  • 浏览3
  • 下载0
河南中医

河南中医

2024年44卷12期

1827-1830页

ISTIC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