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铁稳态失衡探析"肾藏精生血"理论与慢性心力衰竭
Analysis of the"Kidney Storing Essence and Producing Blood"Theory and Chronic Heart Failure Based on Iron Homeostasis Imbalance
摘要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其中"肾藏精生血"理论在CHF的治疗中尤为重要.从"肾藏精-根元气-气生血成血""肾藏精-主骨-生髓-化血""肾藏精-主水-生津-化血""肾藏精-生肾阴肾阳-助生血"4个方面探讨了肾藏精生血的生理过程,并结合现代医学的铁稳态失衡(铁缺乏/铁过载)探讨了"肾藏精"与CHF的关系.铁缺乏是CHF中最常见的贫血原因,与铁稳态失衡密切相关,铁缺乏及贫血既是CHF常见伴症,亦是促进CHF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铁过载则可能导致氧化应激和细胞损伤,加重CHF进程."肾藏精生血"的生理过程可缓解贫血及铁缺乏;小肠受盛化物、泌别清浊及肝藏血与肝之疏泄等参与铁稳态的生理活动又受"肾藏精"功能的精密调控,进而系统调控铁稳态,影响CHF发生、发展.中医药治疗CHF具有一定优势,强调了"肾藏精生血"理论体系在中、西医治疗CHF中的重要性:肾藏精为生血之源,肾藏精参与调控铁稳态,二者皆可影响CHF进程,丰富了中医药治疗CHF的研究方向.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5
- 被引0
- 下载1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