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旁B超动态定位技术在极早产儿PICC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bedside B-mode ultrasound dynamic localization technique in PICC placement for extremely preterm infants
摘要目的:探讨床旁B超动态定位技术在极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期间拟留置PICC的极早产儿 160 例,其中的 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盲穿置管方法+常规护理,其余的 80 例作为干预组,采用超声引导置管、床旁B超动态定位监测+常规护理.比较两组PICC导管的继发性异位率、人工矫正率、重新置管率.结果:干预组PICC导管继发性异位率、重新置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人工矫正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床旁B超动态定位技术能有效降低极早产儿PICC导管继发性异位率,提高人工矫正成功率.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47
- 被引0
- 下载45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