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Polo样激酶 1(PLK1)、肌球蛋白重链 9(MYH9)、第二个线粒体衍生的半胱天冬酶激活蛋白(Smac)在瘢痕疙瘩组织中表达情况及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 2022 年 10 月~2023 年 10 月于沧州市人民医院进行瘢痕疙瘩组织切除术的97 例患者,收集瘢痕疙瘩患者手术切除的瘢痕疙瘩组织和瘢痕疙瘩旁正常皮肤组织标本,在切片后做好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并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LK1、MYH9 的表达,利用PT-PCR检测Smac的表达,分析PLK1、MYH9 和Smac在瘢痕疙瘩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瘢痕疙瘩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PLK1、MYH9、Smac与瘢痕疙瘩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三者联合检测对瘢痕疙瘩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正常皮肤组织中PLK1、MYH9 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13±0.15)(0.95±0.14),低于瘢痕疙瘩组织中的(1.49±0.30)、(1.43±0.20);正常皮肤组织中Smac的表达水平为(1.16±0.13),高于瘢痕疙瘩组织中的(0.62±0.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570、19.364、33.926,P<0.05).不同家族史、民族、病灶分布位置、病灶数量、病灶最大直径的瘢痕疙瘩患者组织中PLK1、MYH9、Smac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LK1、MYH9、Smac表达水平均是瘢痕疙瘩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LK1、MYH9、Smac的表达水平与瘢痕疙瘩患者的家族史、民族、病灶分布位置、病灶数量和病灶最大直径均呈正相关(P<0.05).PLK1、MYH9、Smac联合诊断对瘢痕疙瘩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最高,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单项指标.结论 PLK1、MYH9 在瘢痕疙瘩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升高,Smac在瘢痕疙瘩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降低,并且与患者临床特征关系密切,可以较好地对瘢痕疙瘩患者的预后进行预测.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2
- 被引0
- 下载1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