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献 >>
  • 检索发现
  • 增强检索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默认
×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超声乳化预劈核技术对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的应用效果

Effect of phacoemulsification pre-chopping technique on corneal endothelium in PACG patients with cataract

摘要目的 分析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应用超声乳化预劈核技术对视力恢复、角膜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2017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40例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依照患者治疗意愿分为两组,传统超乳组(19例)和超乳预劈核组(21例).传统超乳组采用传统超乳手术,超乳预劈核组在传统超乳手术基础上采用预劈核技术,两组术后1、3、7d开展随访,并于治疗后1个月回院复查.观察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视力差异、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例.结果 两组术前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3d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7d超乳预劈核组最佳视力高于传统超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3d眼压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7d超乳预劈核组眼压数值低于传统超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d两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超乳预劈核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高于传统超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d六角形细胞比例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超乳预劈核组六角形细胞比例高于传统超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乳预劈核组术后1个月门诊复诊用降眼压药物种类少于传统超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行预劈核技术超声乳化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能减轻传统超乳手术对角膜内皮的影响,术后视力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更多
广告
分类号 R775
栏目名称
DOI 10.3969/j.issn.1674-4721.2019.05.048
发布时间 2019-03-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浏览29
  • 下载84
中国当代医药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