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孕早期(孕周<70天)妇女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行药物流产14天后发生不全药物流产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减少不全药物流产的发生提供思路.方法 收集因不全药物流产至我院住院行宫腔镜或清宫手术的患者共100例(观察组),收集同期在我院行药物流产成功的患者共50例(对照组),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不全药物流产的临床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中年龄≥35岁、妊娠囊最大径线>18 mm、清宫次数≥1次的占比高于对照组,既往药物流产≥1次的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既往药物流产≥1次为不全药物流产的保护因素(OR=0.209,95%CI:0.074~0.591,P=0.003),年龄≥35岁、妊娠囊最大径线>18 mm、清宫次数≥1次为不全药物流产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不全药物流产的影响因素较多,临床医师应综合考虑相关因素,结合患者意愿,并加强随访,减少不全药物流产的发生.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1
- 被引0
- 下载13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