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献 >>
  • 检索发现
  • 增强检索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默认
×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面神经核内塑形变化在面瘫后遗症发生中的作用

OBSERVATION OF THE ROLE OF FACIAL NUCLEUS REMODELING IN THE GENESIS OF POST-PALSY SEQUELA

摘要目的 观察外伤性面瘫后,面神经核内运动神经元的定位分布与轴索再生变化,探讨其在面瘫后遗症联带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大鼠32只,面神经断伤吻合建立面瘫模型,采用尼氏染色与神经逆行荧光示踪技术,观察面瘫60d后健患两侧面神经核内运动神经元的定位分布与轴索再生变化,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面瘫后90d时面神经核内运动神经元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1.面瘫后健患两侧尼氏染色神经元的数量及分布特征基本一致,仅有神经元分布区域的缩小趋势,尼氏染色与超微观察均未发现面神经核内运动神经元有坏死与凋亡样改变.但患侧代表轴索成功再生的荧光金(FG)标记神经元数目较健侧明显减少(P<0.05),提示核内存在未被FG逆行标记但被尼氏染色的未达靶神经元.2.面神经颞支与颊支的荧光红(FR)与FG逆行示踪发现,面神经核颊支支配区内错位分布支配颞支的神经元,患侧的错位神经元比例较健侧增加(P<0.05).同时,患侧面神经核内还出现代表轴索芽生,同时支配颞颊支的荧光双标神经元.结论 外伤性面瘫后面神经核内的塑形中,除轴索芽生与迷向再生影响瘫后功能恢复外,核内还存在未成功再生的面运动神经元,其在面瘫后遗症联带发生中的作用也值得深入研究.

更多
广告
提交
  • 浏览192
  • 下载46
解剖学报

解剖学报

2008年39卷3期

360-364页

ISTICCSCDCABP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