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揭示三叉神经穿颅段及其周围结构的放射解剖学,为临床诊断和治疗三叉神经痛提供形态学及影像学依据.方法 26具完整成人尸头(10具女性,16具男性,年龄45 ~81岁,平均63.8岁),分别行显微解剖(8具)、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2具)和薄层塑化(16具),观察到的结果与临床无三叉神经疾患人群骨窗位CT图像(32例)、B-FFE序列MRI图像(3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三叉神经眼支与Ⅲ、Ⅳ、Ⅵ对脑神经及眼上静脉被硬脑膜及蛛网膜包绕共同穿越眶上裂,在此形成一个生理性的狭窄.CT及MRI结合应用,可以满足该部位的诊断需求.圆孔是一个内侧壁中部带有骨嵴的弯曲管道,其突出的骨嵴造成管腔的狭窄,容易压迫到三叉神经上颌支.CT在该部位的应用较MRI有优势.三叉神经下颌支穿出卵圆孔处,有大量的静脉丛伴行,容易造成血管性压迫.MRI在该部位的应用较CT有优势.结论 三叉神经的3个分支在穿颅底段时,都存在机械性的压迫可能,这可能是三叉神经痛发生的原因之一.CT和MRI在上述3处部位的联合应用,可以满足临床诊断的需求.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236
- 被引5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