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生物信息学探究华蟾酥毒基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

Investigating mechanism of cinobufagin in gastric cancer treatment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bioinformatics

摘要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结合生物信息学、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华蟾酥毒基(cinobufagin,CBG)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PubChem数据库、TCMSP数据库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收集CBG治疗胃癌活性成分的结构及其潜在靶点.从TGGA数据库获取胃癌样本转录组数据,通过差异基因分析获取胃癌相关靶点.取CBG靶点和胃癌疾病靶点的交集,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使用STRING数据库对共同靶点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Cytoscape软件筛选核心靶点,SYBYL-X 2.1.1软件将筛选得到的核心靶点和CBG进行分子对接,进一步筛选出得分排名前10的靶点,利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筛选出与胃癌患者生存期密切相关的靶点.结果 CBG治疗胃癌涉及59个靶点,关键核心靶点19个,其中关键靶点极光激酶A(AURKA)、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DK1)、增强子同源物2(EZH2)、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MET)、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孕酮受体(PGR)、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1(PTGS1)和胸苷酸合成酶(TYMS)与CBG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且与胃癌预后密切相关.结论 CBG可能通过多靶点、多途径来发挥抗胃癌作用.

更多
广告
  • 浏览3
  • 下载3
解剖学报

解剖学报

2025年56卷1期

43-49页

ISTICCSCDCABP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