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了解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按蚊种群和密度,为制订疟疾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灯诱法、人饵帐诱法、勺捕法开展按蚊种群及密度监测,对捕获的按蚊进行形态鉴别和计数.结果 2021-2022年捕获的蚊种均为中华按蚊,未监测到其他传疟蚊种.灯诱法共捕获327只,室内密度为3.35只/(灯·夜),室外密度为1.19只/(灯·夜);7月为活动高峰,以7月下旬最多.共实施监测72天,平均每天捕获的按蚊数以阴天居多(14.9只/天).人饵帐诱法共捕获26只(人房25只,野外1只),室内、室外叮人率分别为0.83、0.03只/人·小时,上半夜按蚊高峰出现在19~20时.勺捕法共捕获8只幼蚊,未捕获蛹,阳性勺指数为1.17%,勺舀指数为1.14条/勺.结论 中华按蚊是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的唯一传疟媒介,有引起输入性疟疾本地传播的潜在风险.需持续开展传疟媒介监测,适时开展风险评估,以巩固消除疟疾成果.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