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亚洲玉米螟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Biology of the Asian Corn Borer Ostrinia furnacalis

摘要亚洲玉米螟( Ostrinia furnacalis)是为害玉米的重要害虫,以老熟幼虫越冬。在室内和自然条件下系统研究了亚洲玉米螟南昌种群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亚洲玉米螟在江西南昌1年发生3~5代,越冬代春季最早羽化的少数个体能繁殖5代,最迟羽化的少数个体仅繁殖3代,大多数个体能繁殖4代。由于越冬幼虫滞育强度的差异及各代幼虫发育历期的个体差异,田间出现世代重叠现象。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在20~28℃间,卵为7至4 d,雌幼虫为42.68至23.80 d,雄幼虫为45.70至23.39 d,雌蛹为14.06至5.63 d,雄蛹为14.12~至5.72 d。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卵9.24℃、雌幼虫9.85℃、雄幼虫11.90℃、雌蛹12.02℃、雄蛹11.93℃。据室内20对成虫繁殖情况的观察,在25℃、光周期16L∶8D下,产卵前期为(3.23±0.87)d,产卵历期为(10.45±1.95)d,产卵量为(500.9±66.77)粒,雌虫寿命为(13.68±2.06)d,雄虫寿命为(12.50±2.92)d。在自然条件下,8月下旬初孵化的幼虫就有部分个体进入滞育,8月下旬末孵化的幼虫滞育率达到50%,9月3日及以后孵化的幼虫全部进入滞育。越冬幼虫从4月中旬开始化蛹,于5月下旬结束;4月中旬末化蛹的个体于4月下旬羽化,5月下旬化蛹的个体于6月上旬羽化,羽化持续期达30多天。越冬个体的幼虫期为220~268 d。

更多
广告
  • 浏览0
  • 下载0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