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与生殖健康》医学类通识课备课经验探讨
Discussion on the Experience of Preparing for the Medical General Course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摘要通识教育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医科类通识教育课程近年来备受瞩目,其如何由"专业性"强向"多元化"转变成为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为了吸引并适应来自不同专业、拥有不同教育背景的学生,教师在备课时应细致考虑如何挖掘并融入医科课程中的人文情怀、艺术美感以及社会学视角,从而使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多元.文章从以下方面探讨医科类通识教育的备课经验:1)明确核心内容:对疾病专业知识"降级",由疾病机制讲解转为提炼拆分问题能力的训练,引领不同思考维度碰撞,运用多学科视角看待医学与人类、社会等的关系.2)巧妙引入主题:利用实际案例,挖掘医疗治疗准则之外的冲突点,擅于挖掘矛盾引发思辨.3)丰富学习资源:注重学习资源的时效性,充分利用多媒体,提供数据库源.4)多元考核方式:摒弃背诵式答卷,采用日常互动、案例分析、心得体会等多种方式进行课程成效考核.5)增强思政教育:医学快速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小缩影,适时引导更能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自信心.做好医科类通识教育课程备课,充分发挥医学所包含的文、史、哲、理等素材,才能打造优质的通识课程.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9
- 被引1
- 下载1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