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段OVCF患者矢状面失衡与PVP术后椎体再塌陷的相关性
Correlation between sagittal imbalance and vertebral body collapse after PVP in patients with thoracolumbar OVCF
摘要目的 探讨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矢状面失衡(SI)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后再塌陷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该院接受PVP治疗的167例OVCF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PVP术后是否再塌陷,将患者分为塌陷组和未塌陷组.观察患者术前SI发生率及SI对PVP术后再塌陷的独立影响,观察是否SI患者在不同时间的胸腰椎后凸角(TKA)和矢状垂直轴(SVA)值变化.结果 167例患者随访至12个月时,共有38例符合再塌陷的定义标准,纳入再塌陷组;剩余129例患者纳入未塌陷组.再塌陷组患者术前SVA、术前SI均显著高于未塌陷组(P<0.05).再塌陷和未再塌陷组患者的骨密度、既往OVCF史、骨水泥渗漏、骨水泥团块样形态、骨折区骨水泥弥散不足、动态活动度、胸腰椎后凸角等资料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术前SI是骨水泥强化椎体再塌陷的独立风险因素之一(P<0.05).SI组和非SI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TKA和SVA均呈进展趋势,组内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F=48.072、36.492、11.457、9.122,P均<0.05);与非SI组比较,SI组随访1年TKA和SVA的差值均高于非SI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82、4.377,P<0.05).结论 SI、骨密度、动态活动度、骨水泥团块状分布、骨折区骨水泥弥散不足等是胸腰椎OVCF患者PVP术后椎体再塌陷的风险因素,SI与术后矢状位进展相关,对潜在的SI患者应给予严格管理以减少术后椎体再塌陷.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8
- 被引0
- 下载1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