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献 >>
  • 检索发现
  • 增强检索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默认
×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胸腰段OVCF患者矢状面失衡与PVP术后椎体再塌陷的相关性

Correlation between sagittal imbalance and vertebral body collapse after PVP in patients with thoracolumbar OVCF

摘要目的 探讨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矢状面失衡(SI)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后再塌陷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该院接受PVP治疗的167例OVCF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PVP术后是否再塌陷,将患者分为塌陷组和未塌陷组.观察患者术前SI发生率及SI对PVP术后再塌陷的独立影响,观察是否SI患者在不同时间的胸腰椎后凸角(TKA)和矢状垂直轴(SVA)值变化.结果 167例患者随访至12个月时,共有38例符合再塌陷的定义标准,纳入再塌陷组;剩余129例患者纳入未塌陷组.再塌陷组患者术前SVA、术前SI均显著高于未塌陷组(P<0.05).再塌陷和未再塌陷组患者的骨密度、既往OVCF史、骨水泥渗漏、骨水泥团块样形态、骨折区骨水泥弥散不足、动态活动度、胸腰椎后凸角等资料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术前SI是骨水泥强化椎体再塌陷的独立风险因素之一(P<0.05).SI组和非SI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TKA和SVA均呈进展趋势,组内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F=48.072、36.492、11.457、9.122,P均<0.05);与非SI组比较,SI组随访1年TKA和SVA的差值均高于非SI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82、4.377,P<0.05).结论 SI、骨密度、动态活动度、骨水泥团块状分布、骨折区骨水泥弥散不足等是胸腰椎OVCF患者PVP术后椎体再塌陷的风险因素,SI与术后矢状位进展相关,对潜在的SI患者应给予严格管理以减少术后椎体再塌陷.

更多
广告
作者 蔡金生 [1] 路鑫铭 [2] 吴华荣 [1] 张连锁 [1] 徐伟坤 [1] 王会旺 [1] 宁胜华 [1] 学术成果认领
作者单位 华北医疗健康集团邢台总医院脊柱骨科,河北邢台 054000 [1] 华北医疗健康集团邢台总医院超声医学科,河北邢台 054000 [2]
分类号 R683.2
栏目名称
DOI 10.3969/j.issn.1005-7234.2024.03.004
发布时间 2024-07-18
  • 浏览8
  • 下载1
颈腰痛杂志

颈腰痛杂志

2024年45卷3期

413-416,422页

ISTIC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