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探究酿酒高粱种子丸粒化包衣后对主要害虫的防治效果,本研究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对比分析了丸粒化包衣和常规拌种处理下,酿酒高粱不同生育期氯虫苯甲酰胺和噻虫嗪在植株体叶片中药剂含量、生化物质变化及对螟虫和蚜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丸粒化包衣处理在酿酒高粱生长前中期叶片中具有一定浓度药剂,但低于常规拌种处理;高粱不同生育期内药剂丸粒化包衣处理的可溶性糖和类黄酮含量均显著高于常规拌种处理;高粱孕穗期,药剂丸粒化包衣对螟虫和蚜虫的防效分别为95.89%和85.40%,与常规化学防治无显著性差异(P>0.05);植株叶片中残留药剂及抗虫次生代谢物质协同参与是药剂丸粒化包衣对靶标害虫长效控制的主要原因.因此,种子丸粒化包衣后可长效控制酿酒高粱主要害虫,在酿酒高粱生长前中期,可减少虫害防治1~2次,甚至可不施化学农药.本研究为酿酒高粱病虫害防治和田间栽培管理提供了新思路.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