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虱缨小蜂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卵的识别机制
Discrimination by the egg parasitoid Anagrus nilaparvatae between two hosts, Nilaparvata lugens and Sogatella furcifera
摘要研究了室内条件下信息化合物及稻飞虱卵的形态特征在稻虱缨小蜂识别2种卵寄主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褐飞虱和白背飞虱雌成虫诱导的水稻挥发物对稻虱缨小蜂的引诱作用无显著差异,各自的引诱比例(头数)分别为57.50%(23头)和42.50%(17头).稻虱缨小蜂对2种飞虱4组材料,完整卵、磨碎卵、带卵叶鞘和若虫为害叶鞘的行为反应,除了在褐飞虱完整卵上的搜索时间极显著地长于在白背飞虱完整卵上的以外,其余的均不存在差异.挥发物捕集结果表明,褐飞虱和白背飞虱雌成虫诱导的水稻挥发物组成相非常一致.上述结果表明水稻挥发物、稻飞虱利它素及飞虱卵的形态特征在稻虱缨小蜂识别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卵中的作用不明显.文中就稻虱缨小蜂识别2种寄主的机制进行了讨论.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49
- 被引5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