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F联合自体骨植入对移植下颌第三磨牙替代下颌第二磨牙的效果初探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efficacy of mandibular third molar transplantation combined with PRF and autogenous bone in replacing the mandibular second molar
摘要目的 探讨PRF 联合自体骨植入对移植下颌第三磨牙替代下颌第二磨牙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就诊于本院的122例自体牙移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符合条件的共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试验组(n=50).对照组单纯填充自体骨;试验组采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联合自体骨,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移植牙的松动度、ISQ、牙周袋深度、附着丧失、MGVs以及咀嚼效率,统计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多因素Logistic分析治疗无效的影响因素.采用广义估计方程(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模型分析不同时点、不同方法对移植牙牙周组织的影响.结果 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4.00%和84.00%,试验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周时,移植牙松动度、ISQ、牙周袋深度、附着丧失、MGVs和咀嚼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时,试验组移植牙松动度、牙周袋深度和附着丧失均低于对照组,MGVs和咀嚼效率均高于对照组,3个月和6个月时试验组患者ISQ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均有不良反应出现,对照组和试验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20.00%和10.00%(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松动度、ISQ、牙周袋深度、附着丧失和MGVs是影响临床疗效的危险因素.GEE模型分析显示,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时两组患者移植牙牙周组织各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纯填充自体骨相比,PRF联合自体骨对移植牙牙周组织的改进效果更好.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