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湖北恩施渔塘坝是中国人群硒中毒爆发性流行的地区,也是恩施较为典型的高硒地区之一.其北部出露的富硒碳质岩石,通常认为是渔塘坝硒的主要来源.采用7步连续化学浸提技术,将富硒碳质岩石中硒分为水溶态、可交换态、有机态、元素态、酸性提取态、硫化物/硒化物态和残渣态硒,使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了岩石总硒和硒形态.结果表明,碳质页岩和碳质硅质岩中硒主要以有机态、硫化物/硒化物态和可交换态硒为主,碳质泥岩中硒以有机态、元素态和硫化物/硒化物态硒为主.碳质泥岩中的水溶态硒显著低于碳质页岩和碳质硅质岩中的水溶态硒,但元素态硒的比例显著高于后两者,说明碳质泥岩是富硒碳质岩层中硒易于富集的场所.富硒碳质岩中的可利用态硒主要以Se4+为主,而非是Se6+和有机硒.可交换态和有机结合态硒中Se4+与岩石总硒的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Se4+离子的分布影响着岩石总硒,有机质与粘土在硒富集的地球化学过程中承担了重要作用.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23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