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半肝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后发生急性肝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
Risk factors for acute liver failure after radical surgery combined with hemihepatectomy for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
摘要目的 探讨联合半肝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HC)根治术后发生急性肝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庆市肿瘤研究所200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行联合半肝切除的HC根治术的1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术前血清TBil、Alb水平,是否保留肝动脉血供,是否行非选择性肝血流阻断,术中失血量和手术时间.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进一步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患者术后发生急性肝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共有17例(13.49%)发生急性肝衰竭,其中死亡11例(8.73%).术前血清TBil> 200 μmol/L[比值比(OR)=1.78,95%可信区间(95%CI):1.05 ~3.04,P=0.029]、术中失血量>800 ml(OR=2.64,95%CI:1.33 ~3.95,P=0.037)、未保留肝动脉血供(OR=3.57,95%CI:2.21~5.09,P=0.002)、采用非选择性肝血流阻断(OR=1.36,95% CI:0.79~1.78,P=0.037)是术后发生急性肝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术前减黄、减少术中出血、保留肝动脉血供、避免非选择性肝血流阻断对于减少联合半肝切除的HC根治术后发生急性肝衰竭有重要意义.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215
- 被引5
- 下载43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