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妊娠期盆底肌训练对妊娠结局、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
Effect of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in different gestation period on pregnancy outcome and maternal pelvic floor function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期盆底肌训练不同起始时间(妊娠12周与妊娠20周)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盆底功能的差异.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唐山妇幼保健院妇产科门诊孕妇1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2周组与20周组,各80例.12周组入组孕妇于孕周12周时开始盆底功能训练,20周组入组孕妇于孕周20周时开始盆底功能训练.统计比较两组孕妇妊娠结局,包括早产、剖宫产、低体重、巨大儿、胎儿宫内窘迫以及产妇总产程时间.产后90 d,比较两组盆底功能,包括盆底肌收缩力量、产后阴道压力[阴道收缩压(VSP)和阴道静息压(VRP)]、阴道收缩持续时间、盆底表面肌电、膀胱结构及功能[膀胱尿道后角(retro-RA)、尿道旋转角(UR)、膀胱颈移动度(BND)、膀胱初始容量(FS)、强烈尿感容量(SD)、最大尿道闭合压力(MUCP)及最大尿流率(Qmax)]、肛门功能[肛提肌裂孔面积(LHA)];比较两组产后并发症[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POP)].结果 两组早产、剖宫产、巨大儿、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周组产妇总产程时间[(6.20±1.91)h]少于20周组[(7.03±2.0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剔除标准,12周组最终共纳入75例,20周组最终共纳入74例.12周组产妇的盆底肌收缩力量Ⅴ级占比为82.67%,高于20周组(7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盆底肌收缩力量Ⅲ级、Ⅳ级、Ⅳ~Ⅴ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周组产妇的VSP、VRP分别为(60.14±4.78)、(50.36±4.67)cmH2O,均高于 20 周组[(57.23±6.32)、(45.38±5.80)cmH2O],阴道收缩持续时间为,(6.57±1.02)s,长于 20 周组[(6.01±1.42)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盆底表面肌电:12周组前、后静息阶段、Ⅰ类和Ⅱ类肌纤维平均值均高于20周组,其变异性及恢复时间均低于20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肛门功能:12周组膀胱尿道后角、尿道旋转角、膀胱颈移动度、肛提肌裂孔面积低于20周组,膀胱初始容量、强烈尿感容量、最大尿道闭合压力、最大尿流率、直肠与肛管静息压、排便压、收缩压均高于20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尿失禁、POP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妊娠20周,妊娠12周盆底肌训练产后盆底功能恢复更好,产程更短,盆底肌肌力、阴道压力、膀胱、肛门功能恢复更佳.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5
- 被引0
- 下载4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