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重性抑郁障碍患者(MDD)睡眠期电生理活动的特点. 方法:对36例MDD患者(MDD组)以及36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NC组)进行全夜多导睡眠监测(PSG);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入组者的抑郁程度和睡眠质量. 结果:与NC组比较,MDD组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显著降低,快速眼球运动(REM)睡眠潜伏期显著缩短;睡眠潜伏期、入睡后清醒时间显著延长,觉醒指数显著增加(P均<0.001);非快速眼球运动(NREM)睡眠中的N1%显著增加、N3%显著减少(P均<0.05);MDD组N2期中睡眠纺锤波的个数和密度显著降低(P均<0.01);PSQI评分与睡眠纺锤波的个数及密度呈负相关(r= -0.30,r= -0.26,P均<0.05);HAMD-17评分与睡眠纺锤波的密度呈负相关(r= -0.25,P<0.05),与PSQI呈正相关(r=0.76,P<0.001). 结论:MDD患者睡眠结构紊乱,睡眠质量下降;且睡眠纺锤波变化可能是MDD的特征性改变.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98
- 被引9
- 下载138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