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内镜治疗时机的选择及失败的因素分析
The timing and failure factors of endoscopic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non-varicos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内镜治疗时机的选择以及治疗失败的因素.方法:选取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340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不同,将其分为3组:紧急组(治疗时间<12 h,100例),早期组(12 h≤治疗时间≤24 h,120例),延迟组(治疗时间>24 h,120例);根据术后情况将患者分为两组:成功止血的患者归为成功组(272例),术后再次出血、转入ICU、30 d后再入院以及院内死亡的患者归为失败组(68例).采用LASSO回归分析法和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内镜治疗失败的多因素分析,R软件构建治疗失败风险的预测模型,采用Boot-strap方法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成功组和失败组患者以及组内各亚组(紧急组、早期组、延迟组)之间,在血红蛋白(haemoglobin,Hb)、血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小板(blood platelet,PLT)、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Ⅱ、出血病变直径≥2.0 cm、内镜下喷射样出血、内镜治疗时机、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输血量、上消化道出血史指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治疗后,紧急组患者在收缩压<90 mmHg(1 mmHg=0.133 kPa)、AIMS65评分、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Hb、BUN、PLT指标方便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早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更趋于正常值,治疗效果最佳.LASSO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PLT、Hb和内镜治疗时机、上消化道出血史、出血病变直径≥2.0 cm、内镜下喷射样出血是内镜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以上5个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曲线下面积为0.905,灵敏度为92.2%,特异度为86.7%.校准曲线显示验证前后模型的预测概率与参考概率拟合度良好,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准度.结论:患者内镜治疗的时间在12~24 h内效果较好.PLT、Hb、12 h≤内镜治疗时机≤24 h是内镜治疗失败的保护因素,具有上消化道出血史、出血病变直径≥2.0 cm、内镜下喷射样出血是内镜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密切关注.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2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