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手术时机选择中的应用研究
Applicable value of operative opportunity for procalcitonin, interleukin-6 and C-reactive protein in 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摘要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指导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手术时机选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131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非手术组33例,手术组47例,对照组36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和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三组患儿起病后1 h、6 h、12 h血清PCT、IL-6、CRP浓度,对可能影响治疗方式选择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ROC曲线评价PCT、IL-6、CRP三者对手术时机选择的作用.结果 三组患儿胎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手术组胎龄最低,其后依次为非手术组、对照组;手术组出生体重显著低于非手术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非手术组与对照组出生体重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性别比例、发病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症主要为低血糖、新生儿肺炎、低体重及窒息,三组间新生儿肺炎发生率及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确诊时血清PCT、IL-6、CRP水平,手术组均显著高于非手术组和对照组(P<0.05).同一监测时点组内,Bell分期从Ⅰ到Ⅲ期血清PCT、IL-6、CRP水平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P<0.05);同一Bell分期组内,发病后1 h、6 h、12 h血清PCT、IL-6、CRP水平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P<0.05);Bell分期与检测时间不存在交互效应(P>0.05),其中PCT、IL-6、CRP最高值均出现在发病后12 h组内Bell分期为Ⅲ期的亚组中,最低值均出现在发病后1 h组内Bell分期为Ⅰ期的亚组中.发病后6 h血清PCT(OR=2.612,95%CI:1.725~4.781)、发病后6 h血清IL-6(OR=1.896,95%CI:1.439~3.234)及发病后12 h血清CRP(OR=1.330,95%CI:1.004~2.314)水平是NEC患儿是否选择手术治疗的主要影响因素.PCT 6 h、IL-66 h、CRP 12 h三个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95%CI:0.768~0.934)、0.89(95%CI:0.803~0.967)、0.73(95%CI:0.652~0.806).考虑到手术指征的严谨性,每项检查结果需结合95% 医学参考值范围,因此最佳临界点分别为0.62(0.38~0.86)ng/mL、145.85(137.70~154.01)pg/mL、8.35(7.27~9.43)mg/L.结论 PCT、IL-6、CRP水平对NEC手术时机的判断具有一定意义,但NEC患儿是否需要外科手术干预还应结合上述指标的医学参考值范围、临床表现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277
- 被引20
- 下载358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