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上睑下垂综合治疗后视功能及屈光状态的变化规律。方法对30例(52只眼)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采用综合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6个月行视力检查及视觉诱发电位( P-VEP)检查,于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行医学验光。结果先天性上睑下垂综合治疗后1个月及6个月裸眼视力( 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较治疗前提高,治疗后1个月P100(1°)潜伏期、治疗后6个月P100(2°及1°)潜伏期较治疗前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治疗后6个月等效屈光度( SE)、散光度数及散光轴位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轻中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治疗后1个月及6个月UCVA、治疗后6个月BCVA较治疗前提高,治疗后6个月P100潜伏期(2°及1°)较治疗前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治疗后1个月UCVA、治疗后1个月及6个月BCVA较治疗前提高,治疗后6个月P100潜伏期(2°)较治疗前缩短、P100振幅(1°)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结论无论是轻中度还是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综合治疗后视功能均有明显提高,但两者视力及P-VEP的变化规律存在一定的差异。无论是轻中度还是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综合治疗后屈光状态改变均不明显。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276
- 被引4
- 下载65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