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感染的病原菌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手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分为发生组(n=36)与未发生组(n=64).采集导管中血液,进行病原菌培养;收集患者相关信息,分析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后发生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发生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36例,共分离出革兰氏阴性菌29株(54.71%),革兰阳性菌19株(35.85%),真菌5株(9.43%).两组在导管扭曲、导管内堵塞、敷料更换时间、化疗药物外渗、置管时间、糖尿病、肠外营养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导管扭曲、导管内堵塞、敷料更换时间≥7 d、化疗药物外渗、置管时间≥6个月、糖尿病、肠外营养是术后发生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乳腺癌术后患者致病菌较多,需根据药敏实验科学选择抗菌药物;且发生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需结合相关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措施,降低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风险.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5
- 被引0
- 下载28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