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辅助下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治疗肝外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及对胃肠功能、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Effect of primary suture after laparoscopic-assisted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extrahepatic common bile duct stones and its influences on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and inflammatory factors levels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治疗肝外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肝外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腹腔镜辅助下胆总管探查术后T管引流)和观察组(40例,腹腔镜辅助下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腹腔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输液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腹痛缓解时间、肠鸣音消失时间及肛门排气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的血管紧张素Ⅰ(Ang Ⅰ)、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血管紧张素(1-7)[Ang-(1-7)]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治疗肝外胆总管结石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输液量,加快术后康复速度,促进胃肠功能恢复,调节炎性因子水平,也能减轻机体应激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3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