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心室壁传导阻滞在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诊断中的地位
Effect of parietal block in diagnosis of 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le cardiomyopathy
摘要目的 探讨右心室壁传导阻滞(parietal block)在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dysplasia,ARVC)诊断标准中的适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可疑ARVC先证者62例的临床评估资料,项目包括性别、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对比分析各个诊断参数在1994、201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3]ARVC诊断标准的确诊组和可疑组间的差异.结果 依据1994年标准,右心室壁传导阻滞在确诊组和可疑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6.7%(21/45)vs.23.5%(4/17),P=0.098];而根据2010年标准,右心室壁传导阻滞在确认组和可疑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9%(23/47)vs.13.3%(2/15),P=0.014].结论 右心室壁传导阻滞作为ARVC的诊断指标有待商榷.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239
- 被引2
- 下载38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