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古代经典名方养胃汤历史溯源与考证

Historical Tracing and Textual Research on Ancient Classic Prescription Yangwei Decoction(养胃汤)

摘要养胃汤收录于《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的第68首.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利用中华医典检索软件,从养胃汤的历史沿革、方义功用、主治病证、药物基原、剂量及煎服法等方面进行文献梳理、分析考证.共收集文献121条,涉及古籍42部.结果发现养胃汤方源最早可追溯至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而非《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所界定的明代《证治准绳》,且方名为人参养胃汤.养胃汤的方剂组成历代较为统一,在药物用量上稍有差异,根据文献考证建议临床该方参考剂量为半夏、厚朴、苍术各41.3 g,藿香叶、草果、茯苓、人参各20.65 g,甘草8.26 g,橘红28.91 g.对养胃汤药物基原和炮制进行了界定,其中半夏、厚朴、苍术的炮制存在不同认识,建议选择清半夏、姜厚朴和漂苍术.养胃汤功用为"燥湿运脾,解表和中",主治病证涉及饮食停滞、身痛、泄泻、疟疾、产后类疟、小儿吐乳、痘疮等,治疗病证虽广,但需把握"湿滞脾胃,外受风寒"的基本病机.通过对养胃汤的古代文献进行梳理,以期对养胃汤后续研究及成方制剂提供理论参考.

更多
广告
  • 浏览4
  • 下载0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