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从治疫古籍出发辨疫病与伤寒、温病关系

Analysi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Epidemic Diseases and Typhoid Fever and Warm Disea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ncient Books on Epidemic Treatment

摘要疫病学具有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疫病是由杂气引起的一类急性外感病,杂气并非外感六淫,不具有寒、热、温、凉等属性,但又可兼夹风、寒、署、湿、燥、火等六淫邪气.杂气由口鼻而入,伏于膜原或中焦,传变形式包括表里九传、三焦传变、十二经传变、六经传变等多种形式,其病机本质是郁热内发,治疗以清里热为主.明清时期的疫病学家以清里热为基本治则,发展了汗、下二法,将汗法扩展为求汗之法,通过各种治法达到气机通、汗自出、邪随汗并的目的.下法不拘结粪,提出"时疫下不厌早""时疫在下其郁热"等说法,从理法方药等方面将疫病与伤寒、温病进行区分,提出疫病不是伤寒,也不属于温病范围.疫病学理论对当今的传染病治疗仍具指导意义,疫病治疗注重逐邪外出,将清热、攻下等多种治法结合,并依据兼夹邪气随证加减,后期治疗时以养阴清余热为主,并注意顾护脾胃.该文将疫病、伤寒、温病3种外感病进行区别的目的是使医务工作者治疗现代疫病时有证可依、有的放矢.

更多
广告
分类号 R254
栏目名称
DOI 10.13194/j.issn.1673-842X.2025.03.026
发布时间 2025-03-21
基金项目
  • 浏览0
  • 下载0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