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古方治疗胸痹心痛病的用药规律
Medication Rule of Ancient Prescriptions Treating Chest Stuffiness and Pains Based on Data Mining and Network Pharmacology
摘要目的 应用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中医古籍中治疗胸痹的遣方用药规律,并探索核心药物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整理《中华医典》(第5版)收录的1156部中医古代医典著作中治疗胸痹心痛病的方剂.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6进行中药频数和性味归经统计,通过SPSS Modeler 18.0软件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运用SPSS 23.0进行主成分因子分析.通过BATMAN-TCM分析工具对核心药物配伍进行KEGG通路分析,揭示核心药物配伍治疗冠心病的潜在信号通路.结果 检索《中华医典》共发现5778条文,共计719首方剂,剔除在不同著作中重复收录及非治疗胸痹心痛的处方后,共筛选出196首方剂,包含139味中药.药物使用频数较高的为半夏、瓜蒌、桂心、茯苓、薤白,药物性味以辛温为主,归脾、肺、胃、心经.药物功效分类排名前三的是行气药、化痰药和温里药.关联规则分析共得到6条强关联药组,支持度较高的为半夏→薤白-瓜蒌-茯苓和薤白→桂枝-瓜蒌(置信度≥90%).因子分析共提取7个公因子,体现了历代医家豁痰泄浊、温阳散结、疏肝行气的治疗方法.历代医家治疗胸痹心痛病中瓜蒌、薤白、半夏三味核心药物,其作用潜在信号通路为钙信号通路、心肌细胞中的肾上腺素能信号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信号通路.结论 历代医家治疗胸痹心痛病喜用辛温类药物,以豁痰泄浊、温阳散结、疏肝行气为主要治法.核心药物配伍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干预钙信号通路、心肌细胞中的肾上腺素能信号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信号通路实现.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45
- 被引5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