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牙龈卟啉菌的研究进展

摘要篇首: 牙周疾病是由细菌及细菌携带物所引起的[1],尽管牙周疾病确切的病因学尚不清楚,很多观察者认为,牙龈卟啉菌(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Pg)是口腔重要的致病菌之一,但对牙龈卟啉菌的致病性研究发现,该菌具有一系列逃避宿主防御机制及破坏宿主组织的毒性因子,如菌毛,凝集素样粘附,多糖夹膜,脂多糖,凝血,毒性代谢产物,外膜膜泡和多种酶.因此现在对牙周炎的研究多集中于对牙龈卟啉菌的研究.因为它是革兰氏阴性产黑色素厌氧菌,所以分离鉴定程序繁琐,不利于进一步研究.近年来,由于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为在基因水平上检测Pg菌提供了有用的手段,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刚开始[2],国外已有报道[3~6].另外,现在对牙龈卟啉菌研究的另一侧重点是其产生的蛋白酶,这些酶既存在于胞外,也存在于胞内,其80%位于膜泡中,20%呈可溶状态[7].牙龈卟啉菌的脂多糖是牙周炎时牙槽骨吸收的主要因素之一.

更多
广告
分类号 R784.1
栏目名称
DOI 10.3969/j.issn.1674-0947.2002.01.023
发布时间 2004-01-08
  • 浏览113
  • 下载4
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