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白介素-33(IL-33)、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HBC)中的诊断效能.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临平院区收治的HBC患者184例(HBC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健康人群182例设为对照组.比较HBC组、对照组血清IL-33、TIMP-1及MMP-2水平.HBC组根据疾病分期分为代偿组、失代偿组.HBC患者出院后随访至2023年12月,采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HBC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IL-33、TIMP-1联合MMP-2对HBC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HBC组血清IL-33、TIMP-1、MMP-2水平升高(P<0.05);与代偿组比较,失代偿组血清IL-33、TIMP-1及MMP-2水平升高(P<0.05).分析显示,年龄、饮酒、Child Pugh分级、自发性腹膜炎、IL-33、TIMP-1及MMP-2均是HBC预后的影响因素(均P<0.05);与IL-33、TIMP-1、MMP-2单独检测比较,三者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升高(均P<0.05).结论 IL-33、TIMP-1、MMP-2在HBC中表达升高,且与疾病分期有关,三者联合检测对HBC预后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1
- 被引0
- 下载1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