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17F、ANKRD49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Express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IL-17F and ANKRD49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摘要目的 分析白细胞介素-17F(IL-17F)和锚蛋白重复结构域49(ANKRD49)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60例NSCLC患者NSCLC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采取免疫组化法检测NSCLC组织、癌旁组织ANKRD49、IL-17F表达情况.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ANKRD49、IL-17F表达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绘制Kaplan-Meier 生存曲线分析ANKRD49、IL-17F表达情况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NSCLC组织ANKRD49、IL-17F表达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P<0.05).TNM Ⅰ期、无淋巴结转移、高分化程度的NSCLC组织中IL-17F表达阳性率分别高于TNM Ⅱ和Ⅲ期、有淋巴结转移和低分化程度(P<0.05);TNMⅢ期、有淋巴结转移、低分化程度的NSCLC患者癌组织中ANKRD49表达阳性率分别高于TNM Ⅰ和Ⅱ期、无淋巴结转移和中高分化程度者(P<0.05).TNM分期是NSCLC组织IL-17F表达的影响因素;淋巴转移、分化程度是NSCLC组织ANKRD49表达的影响因素(P<0.05).NSCLC患者IL-17F表达阳性者生存率高于阴性者(P<0.05),而ANKRD49表达阳性者生存率低于阴性者(P<0.05).结论 IL-17F、ANKRD49在NSCLC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较高,且均与NSCLC患者预后关系密切,可作为评估NSCLC患者预后的潜在靶点.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8
- 被引1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