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胃束带术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及其机制初探

Effect of gastric banding on type 2 diabetes and its primary mechanisms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胃束带术(gastric banding)治疗链脲佐菌素(STZ)诱发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效果,来初步阐明其机制.方法:将42只成模2型糖尿病大鼠分为手术组(O组)12只;假手术组(S组)10只;饮食控制组(F组)10只;对照组(C组)10只.检测术前、术后1、2,3、4、8和16周的空腹血糖;空腹血浆瘦素(leptin);空腹血浆胰岛索水平(FINS);体重及进食量.结果:0组术后第16周空腹血糖下降至(12.6±3.7)mmol/L、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升至(42.7±9.2)mIU/L、空腹血浆瘦素降至(14.6±3.3)pg/ml、体重(212.6±15.1)g/只与术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O组血糖下降过程中与空腹血浆胰岛素成负相关(r=-0.881,P<0.01),与空腹血浆瘦素呈正相关(r=0.784,P<0.01).F组与O组相比较,2组间空腹血浆胰岛素和空腹血浆瘦素在术后3、4周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及体重术后3周2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无组间差异(P>0.05).结论:胃束带术能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饮食控制体重减轻可能是胃束带术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血糖的主要机制.其后血浆胰岛素及空腹血浆瘦素的水平改变在胃束带术治疗2型糖尿病机制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更多
广告
  • 浏览15
  • 下载0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