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甲环酸减少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出血的最佳使用时间
The optimal application time of tranexamic acid in the cardiac valve replacement with cardiopulmonary bypass to reduce postoperative bleeding
摘要目的:观察体外循环心脏瓣膜手术中氨甲环酸的不同给药时间和术后早期出血、抗纤溶效果和血小板保护之间的关系.方法:45例心脏瓣膜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TA-1组:体外循环中使用氨甲环酸1.0 g,其中0.5 g于体外循环开始后15 min快速滴入,另外0.5 g缓慢滴入维持至体外循环结束;TA-2组:体外循环结束使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使用氨甲环酸1.0 g静滴.对照组:体外循环中及结束后均不使用氨甲环酸.观察3组患者术后6、24 h的出血量、24 h红悬、血浆输入量,术后6 hD-二聚体及血小板计数.结果:TA-1组、TA-2组术后6、24 h出血量及红悬、血浆输入量较对照组均显著减少.TA-1组同TA-2组相比,术后6、24 h的出血量显著减少,而24 h血制品输入量较B组有减少趋势.3组间术后6 h的D-二聚体水平比较TA-1组<TA-2组<对照组,即TA-1组显著低于TA-2组和对照组,而TA-2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6 h血小板计数比较显示TA-1组明显高于TA-2、对照组,而后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中使用氨甲环酸较空白对照组可有效减少术后早期出血和血制品输入,体外循环中氨甲环酸持续静滴的止血、抗纤溶、血小板保护的效果要优于体外循环结束后单剂量给药的效果.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27
- 被引2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