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土壤改良基质对土壤性状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Effects of the application of soil amended substrate medium on soil properties and microbial communities

摘要为了研究发酵腐熟的秸秆作为有机添加基质(SM)与化肥联合施用对小麦产量和土壤微生物群落及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对我国小麦-玉米典型低产区——黄河故道(以沙壤土为主)进行了基质不同施用量的田间试验,试验包括5个处理:化肥(CK,无土壤改良基质),3000 kg·hm-2的土壤改良基质(SM1),6000 kg·hm-2的土壤改良基质(SM2),9000 kg·hm-2的土壤改良基质(SM3),12000 kg·hm-2的土壤改良基质(SM4),所有处理的化肥用量与CK相同.研究分析了不同SM添加下小麦产量,土壤性状和营养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该有机改良剂提高了小麦产量,产量最高达到了8276.40 kg·hm-2,是CK组的1.32倍.同时也增加了16S和18S基因的拷贝数,峰值分别达到CK的15.3倍和7.8倍,并改变了真菌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提高了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随着SM的施用量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和土壤多种酶活也同步增加.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有机质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最为显著.研究表明,SM作为有机改良剂可以提高黄河故道由于河流冲击形成的低产沙壤土地区的小麦产量.

更多
广告
作者 吴昊 [1] 欧阳俊峰 [1] 宋时丽 [1] 陆晓林 [1] 张振华 [2] 管永祥 [3] 张勇 [4] 戴传超 [1] 学术成果认领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省微生物资源产业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微生物与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23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南京 210014 [2] 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南京 210036 [3] 江苏省句容蓝天碧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 句容 212402 [4]
分类号 S512.1X172
DOI 10.11654/jaes.2022-1010
发布时间 2023-02-15
基金项目
  • 浏览1
  • 下载0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