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驼FcαR基因的原核表达、抗体制备及其在脾脏中的表达模式
Prokaryotic Expression, Antibody Preparation of FcαR Gene in Bactrian Camel (Camelus bactrianus) and Its Expression Pattern in Spleen
摘要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Fc受体(Fc receptor,FcαR)能够介导细胞发生免疫活化或免疫抑制,对维持机体免疫应答的稳态具有重要意义.双峰驼(Camelus bactrianus)脾脏作为FcαR主要表达部位之一,能够使机体迅速产生相应的免疫反应.本研究通过制备双峰驼FcαR多克隆抗体,并以幼年(1~2岁)、青年(3~5岁)和成年(6~8岁)双峰驼脾脏作为研究对象,探索FcαR阳性细胞在脾脏红髓区、白髓区及边缘区中的表达情况及其随年龄变化特征.首先截选出双峰驼FcαR的膜外区基因序列,合成后构建重组质粒,将其转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Rosetta感受态细胞中中诱导表达,并对诱导条件进行优化.接着用纯化的FcαR蛋白免疫家兔(Oryctolagus cuniculus),制备多克隆抗体,采用ELISA、Western blot测定抗血清的效价和特异性.最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分析FcαR阳性细胞在不同年龄段双峰驼脾脏不同区域的分布特征,并对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区域的FcαR阳性细胞密度进行分析.结果发现FcαR质粒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最佳诱导条件为0.7 mmol/L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β-D-thiogalactoside,IPTG)诱导5 h,杂蛋白最佳洗脱浓度为5 mmol/L咪唑,抗血清效价达到1:64000,能特异性识别重组蛋白FcαR.FcαR阳性细胞在幼年、青年和成年双峰驼脾脏的分布位置相似,均集中分布于红髓区的窦壁和中央动脉管壁周围,阳性细胞类型以单核/巨噬细胞为主,中性粒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上也有表达.此外,从双峰驼幼年到成年这一阶段,脾脏中FcαR阳性细胞密度呈明显的升高趋势.结果提示:FcαR阳性细胞在双峰驼脾脏中的表达部位不受年龄的影响,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脾脏中阳性细胞数量的增多为其免疫功能的完善提供了一定的生理基础.本研究可为进一步探索双峰驼免疫学功能提供参考.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
- 被引7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