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 nm低强度单波长红光照射对不同近视度数青少年近视防控的应用效果对比研究
Comparative study on application effect of 650-nm low-intensity single-wavelength red light irradiation on myopia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adolescents with different myopia degrees
摘要目的 评估 650 nm低强度单波长红光照射对不同近视度数青少年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2 年 1-12 月本院眼科诊断为近视的青少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无远视储备的正视眼(正视眼组)、轻度近视(<-3.00D,轻度近视组)、中度近视(-3.00D~6.00D,中度近视组)、高度近视(>-6.00D,高度近视组)青少年(7~6 岁)各 60 例(眼),在应用 650 nm低强度单波长红光照射干预前、干预后(1 个月、3 个月、6 个月、12 个月)眼轴长度(AL)、等效球镜(SE)、后极部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的变化.结果 4 组患者AL的变化依次为(-0.254±0.034)mm,(0.173±0.102)mm,(0.161±0.127)mm,(-0.018±0.082)mm,P=0.0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近视度的增加,650 nm红光对AL的控制效果逐渐增强,其中高度近视眼组控制效果最佳.SE比较,相对于干预前,正视眼组、高度近视组变化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正视眼组=1.012,P正视眼组=0.250;F高度近视组=1.057,P高度近视组=0.245);低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变化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轻度近视组=4.426,P轻度近视组=0.042;F中度近视组=6.215,P中度近视组<0.01).说明650 nm红光对低中度患者SE的控制效果相对较差.后极部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比较,4 组患者相对于干预前均有增长,其变化依次为(33.56±18.28)μm,(44.37±11.82)μm,(48.22±20.17)μm,(61.27±17.35)μ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50 nm红光对SFCT均有刺激增厚的作用,其中高度近视组最厚,正视眼组最薄.结论 650 nm低强度单波长红光照射对不同近视度数青少年近视防控效果各不相同,从近视整体控制效果来看,近视度数越高,其控制效果越好,随近视度数降低,其控制效果也逐渐减弱.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3
- 被引0
- 下载2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