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于2009 ~2010年研究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鹅喉羚Gazella subgutturosa的求偶交配行为.共记录4大类17种求偶交配行为.鹅喉羚的发情期分为2个阶段:发情准备期和高峰期.从发情准备期开始,雄羚开始沿雌羚每日移动路线建立领域并在整个白昼呆在领域内.高峰期持续时间较短,但雄羚整个高峰期始终停留在领域内.排泄物标记是鹅喉羚采用最多的领域标记方式,而角标记则持续时间更长.小跑是鹅喉羚圈雌时采用频率最高的步法,其次是走动和奔跑,走动步法持续时间最长,不同步法的组合使用是圈雌成功率和能量节约的最优化权衡.鹅喉羚的求偶交配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试探接近阶段,若雌羚已作好交配准备,则进入第二阶段,雄羚以直立行走或碎步行走接近雌羚,第三阶段为爬跨交配阶段.鹅喉羚的交配模式属于Dewsbury交配行为模式分类系统的第13类和Dixson分类系统的第14类.鹅喉羚成功交配后,并不存在个体配偶看护,而是通过守卫领域以提高总体配偶看护水平.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62
- 被引9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