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猕猴跗骨形态与两性分化
Morphology and Sex Dimorphism of Tarsal Bones in Rhesus Macaques from Taihang Mountains
摘要观察太行山猕猴跗骨形态结构,并初步探讨其两性分化的模式.根据猕猴齿式及骨垢愈合程度选择成年太行山猕猴跗骨标本52例(雄性15例,雌性37例).选择4块跗骨(舟骨、骰骨和2块楔骨)的5个形态变量进行观察.数据分析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组间差异检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猕猴跗骨5个变量的两侧差异性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跗骨性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为雄性大于雌性;第3楔骨的前关节间宽性差最大(F=85.719,P<0.001);其次是舟骨的前关节宽(F=54.213,P<0.001)和第1楔骨的前关节间长(F=51.865,P<0.001).猕猴足骨与其他灵长类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猕猴跗骨与人类跗骨形状和数量不同,存在着物种、生活习性和运动类型等差异,研究猕猴跗骨的形态结构和性差对生物进化和种间比较有重要意义.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31
- 被引1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