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近端及远端早期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对比
Comparison of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Patients with Proximal and Distal Early Gastric Cancer Treated with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摘要目的:对比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的近端与远端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 4月—2024年 4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ESD治疗且行术后病理检查的 180例早期胃癌患者资料,依据病变位置不同将其分为远端病变组(n=124)和近端病变组(n=56).比较两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既往史)与病理资料(肿瘤直径、内镜分型、浸润深度、组织分化类型、有无侵犯淋巴管、有无浸润静脉、Snail蛋白表达、E-钙黏蛋白表达),并比较两组的ESD治愈情况、淋巴结转移风险与随访复发率.结果:近端病变组的肿瘤直径小于远端病变组,内镜下浅表平坦型占比、黏膜下层浸润占比、Snail蛋白高表达率、E-钙黏蛋白低表达率分别为 30.36%、21.43%、75.00%、67.86%,均高于远端病变组的 9.68%、8.06%、29.84%、33.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端病变组的ESD完全缓解率、随访复发率分别为69.64%、1.78%,与远端病变组的 78.23%、0.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非治愈性切除患者淋巴结转移风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端病变的早期胃癌肿瘤直径较大,黏膜下层浸润较少,近端病变的早期胃癌浅表平坦型较多,且Snail多高表达,E-钙黏蛋白多低表达.不同病变位置的早期胃癌ESD切除效果、淋巴结转移风险与随访复发率无明显差别.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