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1年辽宁省食源性致泻大肠埃希菌分子分型与耐药表型分析
Molecular typing and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phenotype analysis of food-borne 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 in Liaoning province,2019-2021
摘要目的 了解 2019-2021 年辽宁省食品中致泻大肠埃希菌的污染状况,对分离出的致泻大肠埃希菌进行分子特征研究及耐药分析,为食源性疾病溯源和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辽宁省内采集包括水果及其制品、肉及其制品、水产品、餐饮食品等 1 000 份样品进行致泻大肠埃希菌分离,对分离出的阳性菌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进行分子特征分析,应用 BioNumeries 7.6 软件对菌株间的相似度聚类分析;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 从 1 000 份食品中分离出 38 株致泻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 3.8%,其中从肉及肉制品中分离出 20 株,占 52.6%.PFGE 聚类结果 显示 36 株肠集聚性大肠埃希菌(enteroaggre-gative Escherichia coli,EAEC)菌被分为 35 种带型,同源性为 60%~100%.药物敏感性结果 显示,38 株致泻大肠埃希菌呈现 30 株耐药株,耐药率为 78.9%,其中耐药率最高的为四环素,为 71.1%(27/38);其次是氨苄西林 55.3%(21/38),共发现 12 种多重耐药谱,多重耐药率为 60.5%(23/38).结论 辽宁省致泻大肠埃希菌污染情况较为严重,且来源于肉及肉制品食品的致泻大肠埃希菌耐药情况比较严重,应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35
- 被引0
- 下载1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