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精后5h补救性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的临床应用价值
Value of rescue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5 hours post-insemination in in vitro fertilization
摘要目的 探讨授精后5h对可能受精失败的卵子行补救性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的可行性.方法 授精后3、4、5h分别观察卵子是否排出第二极体.若已经排出第二极体,则认为卵子已经被激活,是受精的征象.如果患者在授精后5h观察少于65%的卵子排出第二极体,则剩余的只有第一极体的卵子接受补救性ICSI.1 050例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患者,按照有无补救性ICSI将患者分为2组:Ⅰ组:部分接受补救性ICSI,本组又按照有无补救性ICSI将卵子分为两部分:补救性ICSI部分及IVF部分;Ⅱ组:未接受补救性ICSI.201例接受ICSI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①Ⅰ组患者卵子在授精后3、4、5h第二极体排出率均低于Ⅱ组(P<0.05),Ⅰ组患者原发不孕的比例、不明原因性不孕的比例高于Ⅱ组(P<0.05);②Ⅰ组、Ⅱ组、对照组,受精率、多精受精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Ⅰ组补救性ICSI部分卵子优胚率低于Ⅱ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 IVF中精卵共培养3h是可行的;授精后5h第二极体的排出可作为卵子激活的征象;授精后5h行补救性ICSI可获得可观的临床结局,且不会增加多精受精率;低受精率可能更易出现在原因不明性不孕及原发不孕患者.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74
- 被引3
- 下载3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