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肠道菌群结构变化观察
Structural changes of intestinal flora in breast-fed newborns with pathological jaundice
摘要目的 观察母乳喂养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肠道菌群结构变化,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辅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30例母乳喂养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为观察组、30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采集两组粪便标本,采用高通量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检测两组粪便标本菌群RNA,采用β多样性及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分析肠道菌群的多样性,采用LEfSe分析筛选优势肠道菌群(LDA score 的绝对值>2),采用PICRUSt分析工具分析肠道菌群的生物学功能.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粪便肠道菌群在门、纲、目、科、属、种各水平上的细菌分类OTU数少(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目水平上芽孢杆菌丰度低,属水平上柠檬酸杆菌丰度高、普拉梭菌丰度低,种水平上脆弱拟杆菌丰度低(P均<0.05).观察组的优势肠道菌群为丁酸梭菌、鞘脂单胞菌及鞘氨单胞菌属,对照组影响力大的肠道菌群为脆弱拟杆菌、毛螺菌属.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参与矿质养分吸收、孢子形成、D-精氨酸和D-鸟氨酸代谢、聚酮糖单位生物合成功能通路的肠道菌群丰度低(P均<0.05).粪便标本普拉梭菌及脆弱拟杆菌丰度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 母乳喂养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存在肠道菌群结构失衡,患儿肠道菌群以普拉梭菌、脆弱拟杆菌为主.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39
- 被引3
- 下载2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